布鲁蓝光网(blufans.com)- 蓝光 高清 4K UHD Blu-ray 影音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布鲁
查看: 2405|回复: 14

[影评] 刺马——《投名状》背后的大历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20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观剑楼 于 2013-8-20 12:35 编辑

世事纷扰,身不由己。最近也没什么精神上论坛发帖。昨天看到某位碟友晒港版《投名状》BD就多回了几句,我认为此片在华语古装电影里是数一数二的,同时此片的中国版完全篡改创作者的意图,毫无可取。我想欣赏历史题材的作品首先要对历史有所了解才能体味创作者的理念,所以将当年一篇旧文发在这里(写作时电影尚未公映),希望能让碟友通过了解历史看到《投名状》比较深层次的东西。电影有诸多缺陷,多少语焉不详,不过在今日中国已属难得——


一、

大清同治九年七月廿六日(公元1870年8月22日),东南第一大城江宁府,清晨时分,朝阳初升。昨日下了一场大雨,秦淮河上还氤氲着淡淡的雾气。那闻名天下的十里笙歌并没有因大雨而稍息,此刻画舫隐隐靠岸,一夜颠倒的公子王孙们熏熏然踏过搭板,衣襟上还留着脂粉的腻香,在家奴搀扶下纷纷起轿。市声渐次起,鸡犬又相闻。这一日,如这六朝古都千年来许许多多平常的日子一般,正是温柔富贵乡,花柳繁华时。
很难想象,七年前,这里曾是一片修罗场。继江北、江南大营的数载围困后,绰号“铁桶”的九帅曾国荃率领数万湘军将当时还是太平天国“小天堂”的江宁(天京)再次围得水泄不通,昼夜炮石猛攻。城破后又纵兵烧杀劫掠,流血盈渠,大火三日不息。然而此刻,兵火的遗迹似乎已消失殆尽,在曾国藩、李鸿章师弟两任江督修养生息下,昔日的繁华气象渐渐恢复,而现任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马新贻更以“能员”著称,蠲免钱赋、肃清匪盗、振兴文教、平反冤狱,最为江宁百姓感戴。
“今天又是马大人练兵的日子”,许多百姓一早便拥去江宁府署西面的栅栏外,争看校场里绿营兵勇使洋枪打靶。马新贻天未大亮已来到校场,高高坐在检阅台上,在总兵刘启发、营务处总管袁保庆、记名总兵署督标中军副将喻吉三等人的簇拥下仔细的考察成绩,随着武巡捕叶化龙将马新贻的号令传出,枪声大作。
原来马新贻莅任时上奏:标兵虚弱,无以壮根本,请选各营二千五百人屯江宁,亲加训练。准奏后,他将选出的兵勇编作五营,规定每日操演两次,专习洋枪、抬炮、长矛,每月廿五日校阅,重点是看兵勇用洋枪打靶。每次校阅,马新贻都要亲临,当时总督府借用江宁府署,与校场只隔一条箭道,马新贻步行来去,甚是便当。昨日本逢考期,因大雨延至今日。
这时随着枪炮轰鸣,硝烟弥漫,围观的百姓纷纷喝起彩来。人群中一条大汉却紧紧咬着牙,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住远处高台上的马新贻。这人劲装结束,全身紧绷,尤似一只随时便要跃起噬人的伏兽。
巳时(上午9点)刚过,远远的只见马新贻站起身,左右将士也站了起来,似乎便要离开。看热闹的百姓向箭道挤去,那大汉被人流一裹,也到了箭道一侧。几个卫兵不停吆喝,一时那里弹压得住。
马新贻正待走下检阅台,叶化龙匆匆赶上来,躬身道:大人,箭道两边挤满了百姓,等兵丁驱散后您再下去。马新贻挥手道:不必了,百姓要看看我又有何妨。当下昂首而行。喻吉三与叶化龙带着几名武弁跟随在后。
马新贻红顶蟒服,玉带朝珠,人又高大轩朗,一路走来当真光彩四射,威风凛凛,直让夹道百姓赞叹不已。将至督署西便门,人群里忽然跑出一条大汉,跪倒在地,高声呼叫:大帅救我!大帅救我!马新贻听是山东乡音,停步看去,不禁皱眉,说道:你还未回去吗?那汉子只是磕头。马新贻有些不耐烦:我已给了你两次,如何又来?!当下拂袖而去。这汉子是马新贻的同乡王咸镇,是个武生。其人好赌,几次来找马新贻,说是回家无川资,得了银子转眼便在赌场输掉。马新贻知道后,吩咐仆人,再不准他进督署,今日却又寻机来告帮。
制台大人,冤枉啊!
马新贻还未走出两步,人群里突然又冲出一条大汉,口呼冤枉,飞奔近前。喻吉三等人欲待阻拦,却已不及。马新贻转头去看,说时迟那时快,那大汉猛地从衣襟内抽出一柄利刃,烈日下精光一闪,马新贻右协下早中,叫一声:扎着了!扑地便倒。这一刀显是拼尽全力,直没至柄,鲜血喷涌!
人们都惊得呆了,过了一会,武弁们才一拥而上。那大汉并不逃走,束手就缚,高喊:痛快!痛快!养兵千日,用在一朝。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当,今日拼命,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说罢仰天狂笑。
此时围观的百姓犹似炸了锅一般,乱作一团。喻吉三等人慌忙抬起已人事不省的马新贻,又抓住还跪在地上的王咸镇,将他与那大汉一起押进督署,迅速关上便门。一边飞马延医,一边飞报江宁将军魁玉。
这样一件奇事,立时轰传全城,于是待到将军魁玉、署理藩司孙衣言、臬司梅启照、学政殷兆镛以及江宁知府、上元江宁两县令赶到督署,门外已聚集上万百姓,看热闹的人将总督衙门团团围住。
众官也无心弹压,急急去上房看视过马新贻,立刻升堂开审。那大汉被五花大绑押了上来。魁玉拍打惊堂木,喝道:大胆凶徒,竟敢行刺马制台,你究竟是何人?何处人氏?从实招来!
那大汉面无惧色,从容答道:俺是河南汝阳人张文祥。[一]


二、

马新贻被刺后数度昏迷,翌日下午便告伤重不治。这位平步青云,官运亨通,被曾国藩认为是“近世官场中一个精明强干角色”的壮年总督在爬到权力颠峰时突然离奇死去,一时举国哗然。
史料记载,马新贻,字毂山,号燕门,别号铁舫。山东荷泽城东北马垓村人。先世回民,数代为官。道光廿七年(公元1847年)进士,与李鸿章同年,但未入翰苑,榜下即用,除安徽建平知县。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任合肥知县时开始带兵,随钦差大臣袁甲三破太平军盛家桥、三河镇等据点,其后自募骁勇复庐州,升庐州知府。马新贻在安徽战场先后与太平军、捻军做战,屡立战功。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授按察使,寻迁布政使。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擢浙江巡抚。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二月任闽浙总督,八月便接替曾国藩任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
马新贻为官,很有政绩。早在安徽任知县时,便“以勤明称”。巡抚浙江,学习曾国藩的做法,奏免“逋赋”(因战争而拖欠的赋税),“奏减七府浮收钱漕”,“请罢漕运诸无名之费,上从之,命勒石永禁”,“筑海宁石塘、绍兴东塘,浚三江口”,“厚於待士,会城诸书院皆兴复,士群至肄业,新贻皆视若子弟,优以资用奖励之”,“严州、绍兴被水,蠲赈核实,灾不为害”;督闽浙、两江,致力捕盗,裁撤扰民关卡。所以《清史稿》“列传二百十三”说马新贻“官安徽、浙江皆得民心,治两江继曾国籓后,长於综核,镇定不扰。”。所谓“长於综核,镇定不扰”,意思是善于综合治理,安定一方。
马新贻死后,江宁、安庆、杭州、海塘等地均建祠祭祀,江宁百姓更将马新贻曾经住过的一条街改名(今南京马台街)以为纪念,可见马新贻确实政声卓著。
看马新贻的履历,有两点值得注意。一,马新贻因征剿“发匪”“捻匪”的战功起家,但他与湘军集团并无渊源,尽管他在安徽时曾经是曾国藩的属员;二,马新贻受“圣眷之隆”,可谓一时无两,升官速度之快,按今人俗语“搭直升飞机上去的”。尤其在同治朝慈禧当政后,五年间便从一个革职起复的兵备道升至封疆大吏,成为当时最年轻的总督。[二]
朝野对此颇多议论,舆论普遍认为马新贻德薄功浅,让他继曾国藩任两江总督,过于破格。要知道,有清一代,所设八个总督(光绪晚期增东三省总督),虽以直隶总督位尊,但真正的“肥缺”在两江。所谓“国家财富,悉出两江”,如此重地,清廷岂能“轻授”,向非老成素望、大德大功者不任。慈禧之所以力排众议,迅速提拔马新贻,其实就在于马新贻非“湘系”的背景。
自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拜上帝会”在广西金田起事,二月便攻克永安州,建号“太平天国”,其后连下芜湖、九江、武汉等重镇,定都江宁,改名天京。十三年间战火绵延十八省、六百城,攻城略地,势如破竹,捣破直隶,逼近京畿。清军合围征剿的江北、江南大营先后被打破,一时颦鼓动地,神州板荡,大清王朝岌岌可危。
存亡之秋,正在湖南老家丁忧的曾国藩挺身而出,自募民兵,以卑微之职、文弱之身起而“勤王”。凭着一股“蛮霸”的精神,屡败屡战,九死一生,终于“挽狂澜于即倒,起大厦于倾覆”。
但到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曾国荃攻陷太平天国首都“天京”,“洪杨之乱”基本平定后,曾氏兄弟的湘军便成为清廷新的心腹之患。尽管曾国藩裁撤了大部分军队,所保留的水师也改制编入绿营,但这些“骄兵悍将”始终难以经制。当时形势,“选州必出于湘人”,而两江更被湘军集团认作“私地”,清廷要控制东南,惟有“釜底抽薪”,更换一个强硬的“自己人”去领导。
恭亲王奕在举荐马新贻时上奏,“马新贻精明强干,操守亦好”,“要这样的人,才能把那些骄兵悍将妥为安置”。这话再明白不过。所以马新贻巡抚浙江,接的是开缺回籍的曾国荃的班,而清廷一将曾国藩调任直隶,便迫不及待的令马新贻制军两江。史传记载马新贻任江督,除调整人事,尤致力于“捕盗”。捕的什么盗?恐怕大部分是被朝廷裁撤而无资遣散的湘军游勇。如被马新贻所杀的巨盗卜小二便曾是湘军将领李朝斌的部下。这些人滞留两江不去,呼群结党,与湘系官员连成一气,不但危害一方,更对大清王朝的统治形成威胁。
此外更有传说马新贻到两江领有特殊使命,慈禧密旨令其彻查湘军攻陷江宁后私匿的太平天国财富。
这样一个可谓慈禧之“私人”重臣,居然在光天化日下被刺杀,清廷震怒异常!
七月廿九日,清廷连下四道上谕,命江宁将军魁玉“同司道各官赶紧严讯,务得确情,尽法惩办”,“着魁玉督饬司道各官,设法熬审,务将因何行刺缘由及有无主使之人一一审出,据实奏闻”,密旨安徽巡抚英翰加强长江防务和地方治安,并急调曾国藩回任江督。
八月三日、五日、十八日又一再下旨,“情节重大,亟应严切根究”,“务将行刺缘由究出,不得含混奏结”。
显然,清廷自始便怀疑本案绝非张文祥一人所为,所以明确提出“严究主使”,且对魁玉上奏的“所供各情一味支离”越来越不满。于是,慈禧以五百里加急上谕,指派漕运总督张之万“驰赴江宁”,接替魁玉主审。大概是慈禧晓得这位状元郎精于黄老,善打“太极拳”,此谕刚发,又下密旨,告诫张之万“此事案情重大,断不准存化大为小之心,希图草率了事。”
但延至十二月初,清廷仍未得信谳。张、魁上奏的张文祥为发匪遗孽,挟仇报复,并无主使的结案奏折更引得舆论大哗。慈禧召见诸军机大臣会商后,明发上谕,再派刑部尚书郑敦谨“驰驿前往江南”,会同回任江督的曾国藩审理此案。
这厢案件尚云遮雾绕,民间已谣诼蜂起。先是江宁酒楼茶肆大唱《金陵杀马》评弹,上海租界里的丹桂茶园又排演《刺马》新戏,轰动一时。

(二楼继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布鲁

x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20 收起 理由
花恋蝶 + 10 很给力!
kalong11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20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观剑楼 于 2013-8-20 12:36 编辑




三、

话说咸丰五年,马新贻率团练与捻军作战,全师尽没。马新贻被曹二虎部生擒。
这曹二虎本是山贼,与结义兄弟张文祥干那没本钱的买卖,后来投靠捻军。张文祥久有“反正”之心,于是对曹二虎道:哥哥,如今捻子四分五裂,终究成不得气候,我们何不借这姓马的路换换门庭。
曹二虎表示同意,当下便将马新贻松绑,酒宴款待。马新贻何等聪明,立时看出变化,于是劝张曹归顺朝廷,为了取信,三人歃血为盟,结拜兄弟,马新贻做了大哥。此后,马新贻收编了这支队伍,因他字毂山,取名“山字营”,张曹俱为营官。马新贻靠着“山字营”,屡立战功,步步高升,到同治四年,已做到安徽布政使。
这时,曹二虎将妻子郑氏接来安庆,马新贻一见倾倒,那郑氏也爱马新贻一表人才,高官厚禄,于是勾搭成奸,只瞒着曹二虎罢了。
张文祥看在眼中,气愤异常,便悄悄去告诉曹二虎。曹二虎一听,盛怒之下提刀去杀郑氏。谁知郑氏又哭又闹,矢口否认,说道:你哪里听了外人的挑唆,不但诬蔑我的清白,又坏了兄弟的义气。曹二虎本是个没主意的,这二年又一路跟着马新贻升官发财,此时反倒疑心起张文祥来。
不久,马新贻忽然派曹二虎去六百里外的寿春镇领军火,张文祥闻讯,心知曹二虎大祸临头,赶去阻拦。曹二虎不听,一到军营,立时被绑了起来,说是私通捻匪,当夜杀了。张文祥抚尸痛哭,立誓报仇。
几年间,马新贻到哪里做官,张文祥便跟踪到哪里,一路从安徽到浙江,又从福建到江苏,终于在江宁校场手刃大仇。
这一段情由据说出自张文祥的初供。世传版本细节上略有出入。有说张曹是太平天国侍王李侍贤的部下,有说马新贻早在山东时便勾结响马。有说当日结义本四人,另有时金标(石锦彪)者,早看出马新贻不可共事,于是远走江湖,全身而退;有说马新贻不仅杀曹二虎,更将“山字营”八百人尽数坑杀,张文祥乃侥幸得脱。但马新贻“渔色负友”因而被刺的主体情节相类。
故事中的马新贻全然是个衣冠禽兽的形象,而张文祥则被塑造成古代荆轲、聂政那样的侠客,为了刺马,隐居深山苦练绝技,三年练至一刀能洞穿五张牛皮,于是用毒药淬刀刃,下山复仇(至今湖州觉海禅寺七宝池旁还有一块二尺见方的糙石,据说便是张文祥当年磨刀之石)。
这故事显然荒唐不经,具有典型的市民文艺色彩,经上海丹桂茶园敷演成戏,哄传一时,其后又被平江不肖生(向恺然)写入中国第一部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不肖生吹嘘他的素材来自主审郑敦谨的孙子口授),竟被许多人当成信史。
马新贻死后不久,他的一个小妾在督署后院上吊自杀更成了这故事的佐证。有人说这小妾便是曹妻郑氏。
曾巡抚安徽,做过马新贻顶头上司的乔松年也赋诗一首,内有“群公章奏分明在,不及歌场独写真”句,而学政殷兆镛当年乡试所出考题更对此事暗含讥讽,真是“世间无奇不有”了。以致署理藩司孙衣言怒道,马制台含冤未雪,复蒙重谤,天下不平之事,无过此案!
其实这一切都显示刺马案背后有强大的势力在活动。批臭搞臭对手一向是政治斗争的惯用伎俩。否则,区区江湖伶人岂敢公然臧否堂堂朝廷大员。乔松年信口雌黄殷兆镛含沙射影也绝非“一时兴起”吃饱撑了,而尚在审理中的案件其未公开的案犯供词又如何能流入外间?幕后黑手的能量之大,实足骇人!
历来好事者多将刺马案列入所谓“晚清四大奇案”,实际刺马案与其余三案——杨月楼案、杨乃武案、太原案(一说淮安案)——殊不相类。张文祥刺杀马新贻,其情由始终未有信谳,史学界虽普遍认定本案是政治谋杀,但幕后究竟是何方神圣却说法各异。
一说马新贻为丁日昌谋杀。江苏巡抚丁日昌的儿子候补道丁蕙蘅在江宁与人争风致死人命,马新贻处理此案与丁日昌结仇,于是督抚不和,丁日昌指使江宁将军魁玉买凶杀人。此说虽然有所依据(丁子死人案实有其事),但情理不通。首先巡抚买凶何必假手他人,何况刺杀总督这等抄家灭门的惊天大事,当然是越少人参与越好。魁玉又是满人,丁日昌能信得过他吗?其次丁子一案,各方皆息事宁人,只将丁子革职,家奴充军,赔偿死者一万两银子。丁日昌与马新贻何至于“不共戴天”?
马新贻被刺时,丁日昌已奉上谕赴天津会同曾国藩办理天津教案,此公正乘时而起,春风得意,哪里会为了一点“私怨”而影响大好前程。
另一说,杀马实际是慈禧授意醇郡王奕譞所为。这种说法认为马新贻官运亨通乃得力于洋人。咸丰四年,马新贻在上海与小刀会作战受伤,被送进董家渡的法国医院,住院期间竟受洗入了天主教。此后,法国人不断对慈禧施压,所以马新贻才能以庸才而任两江总督。慈禧久欲除之,又恐得罪洋人,于是命奕譞密令魁玉买凶。
此说也经不起推敲。大清帝国虽屡受侮于列强,但要说内政完全受制于洋人则史无所据,何况是两江重地的总督任命。在“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时代,大臣既便被赐死,也是要“谢主隆恩”的。慈禧杀马,易如反掌,怎会出到这种“下三滥”手段?
上述两种推测虽说法各异,但有一个细节相同,均指魁玉是买凶的经手人,实际此说源于堂审中张文祥的戏弄之词。据说张文祥曾供称幕后指使者乃是“将军”,令魁玉十分难堪,既不敢直书上奏,又怕不上奏终久外传被朝廷追究,于是奏折中一再说该犯“言词闪烁”,所供反复“屡变”,甚是“荒唐”。而张文祥的供词也确如魁玉所说。比如他一度指称马新贻私通回部叛王,个人出于义愤杀马,乃是“为朝廷除一大害”。且不论张文祥是否“义士”,马新贻虽先世为回民,但自明洪武年间马家便迁居山东,至清咸同之际已历十八代,与回部早无干系。何况马新贻放着现成的封疆大臣不做,却去与叛贼勾搭,成本与风险未免太高,而收益岂非“遥遥”?
张文祥至死没有说真话,留下了一个百年谜案。后世种种推测中,比较令人信服的只有“湘军集团谋杀说”。



四、

如前所述,湘军集团与代表“中央”的马新贻的矛盾不可调和,有充分理由杀马。而湘军集团外围的遣散游勇多加入像哥老会、漕帮这样的“黑社会”组织,募死士暗杀敌人以求一逞也是这类江湖帮派的行事风格。
湖广总督郭柏荫曾说,张文祥行刺有幕后怂恿者,应是这一类人物,最初有意制造流言的,也是他们。而随同刑部尚书郑敦谨赴宁会审的颜士璋在其《南行日记》中更明白指出“刺马案与湘军有关”。
两江向为湘军集团的“私地”,而“湘人习气之重,他人视为棘手”,马新贻孤身闯入,当然深知其中利害,所以他要亲选二千五百兵勇驻江宁,名为剿匪,实际保护自己,可惜“是祸终究躲不过”。
马新贻被刺后,他的同年李鸿章曾感叹,若七年秋不妄更动,或毂山僻在海滨,竟免斯厄。
所以作为湘军集团首脑的曾国藩当然不会审出什么结果,不过将张魁的结案原样上奏。而参与会审的“马系”孙衣言、袁保庆拒绝在奏结上“签名”。孙衣言在马新贻的墓志铭中愤然写道,贼悍且狡,非酷刑不能得实,而叛逆遗孽刺杀我大臣,非律所有,宜以经断用重典,使天下有所畏惧,而狱已具且奏!衣言遂不书‘诺’。呜呼!衣言之所以力争,亦岂独为公一人也哉?
从刺马案始末来看,清廷显然也渐渐明白真相,只是既无实据,又恐东南生变,不得不默认曾国藩的奏结。据说,曾国藩离直隶前觐见慈禧,太后默然良久,道:马新贻这事岂不甚奇?曾国藩道:这事很奇。又道:马新贻办事很好。曾国藩道:他办事和平精细。此后慈禧再不提起,只叫曾国藩到江南后好生练兵。这番对谈其实透露出清廷对刺马案的结案态度。其一,朝廷并非不知,但不想追查;其二,肯定马新贻,必须厚恤;其三,以此交换,防止兵变。清廷最担心的就是兵变,所以案发后四道上谕,除密旨安徽巡抚英翰加强防务维持治安,便是急调曾国藩回两江镇压。
曾国藩到江宁后首先会见彭玉麟、黄翼升等人,经制长江水师,这些动作很使慈禧满意。曾国藩的奏结虽也是“该犯所供,尚属可信”这样的混帐话,清廷却照单全收。至于“来君叔为何人所贼”(曾国藩挽马新贻联)[三],那也只令家属悲哀罢了。[四]
挂名主审的刑部尚书郑敦谨,虽明晓其中情弊,但迫于各方压力,只得在这份奏结上领衔签名。这位“司寇”大人素以“铁面”著称,他深知如此结案难以掩天下悠悠众口,一世清名已毁于一旦,上奏后便杜门不出。回京时郑敦谨连官场惯例的“程仪”也不收,走到半路,称病不朝。按清律,钦差大臣不回京交旨是重罪,但这回清廷并没有追究,甚至准其告病辞官,据说曾国藩在中间多有斡旋。想来曾国藩对这位湖南老乡不能不觉有所亏欠吧。
刺马一案先后更换三任主审,波折不断,延宕半载,最后还是办成了一桩“葫芦案”。究其实质此案乃是“中央政府”与地方军事力量的一次较量,几番交手,终以清廷妥协落幕。两朝帝师翁同龢说刺马案是二百年未有之奇,我认为此案显示了大清王朝二百年未有之变。
“洪杨之乱”十几年的战争使各地督抚掌握军权,当时除曾国藩的湘军,还有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等等,这些军队但知有“大帅”,不知有朝廷,一种内轻外重,鞭长莫及,类似唐末藩镇并起的局面在所谓“同光中兴”的时代已然成型。时人吴南屏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大清二百年来,兵都是朝廷掌握的,钱粮皆归之于户部,藩臬听命于中枢。这些年来,因军功而升至督抚的多达二十余人,至今还占据十八省的近半数。他们仗着功劳,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兵员成了家丁,钱粮变为私产,藩臬惟听命办事,不敢稍有异议。大清亡在这些人之手,总在这几十年间便可证实。这番议论可谓远见卓识。
光绪廿六年(公元1900年),慈禧向列强宣战,八国联军威迫京师,朝廷号令各省驻军勤王。但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等疆臣拒不从命,甚至与敌国签约“互不侵犯”,张之洞等人更策划李鸿章出任中国总统,这便是“东南互保”事件。封疆大臣公然无视朝廷安危,可谓有恃无恐之极。而十一年后,辛亥革命爆发,武汉三镇“陷落”,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十八省便相继独立,大清王朝这座大厦竟一触即溃,轰然垮塌。易中天先生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化用贾谊《过秦论》的话描述清之亡乃亡于“党人与军阀并起”。如果说革命党人以共和、民主的思想终结了两千年的帝国制度,那么迅速覆灭大清王朝的则是手握枪杆子的军阀们。
我们知道,中国历代王朝的特征是高度集权和官员代理,这就决定了王朝“集权之外必须授权,授权之外必须控权”,而帝国的控制之道不外官职的升迁罢黜以及对军队的绝对掌握。文武张驰,不可偏废。而当军队地方化、私人化、集团化后,帝国已失去对官僚集团控制的强硬手段,一点外力已足以倾覆。大清王朝与太平天国的战争中,其正规军(绿营)屡战屡败节节退却,不得不扶植并依靠汉族官僚集团和他们的地方武装平定动乱“中兴”帝国,最终却又覆灭在他们的手中,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刺马案最后以张文祥凌迟处死、摘心致祭告结。张文祥究竟何人并不重要,便如史学家争论杀马主使是湘军将领李朝斌、黄翼升,还是曾国荃,甚至曾国藩。重要的是,在刺马案背后的博弈中,大清王朝输了这一局,二千年的帝国制度输了这一局,它先天的缺陷早已注定这一局的成败。
只是这一回,王朝不再更迭,帝国走入坟墓。

注 [一]:张文祥,另据《清史稿》写做张汶祥。旧时官府往往在犯人的名字中加草字头或水字旁,以示其为江湖草莽。
    [二]:咸丰五年,马新贻署理合肥知县,因县城失守被革职,后经袁甲三保荐起复。期间,受安徽巡抚福济委托在庐州帮办团  练。
    [三]:世传曾国藩挽马新贻联——范希文先天下之忧,曾无半分逸豫;来君叔为何人所贼,足令百世悲哀。
    [四]:马新贻死后,“上震悼,赐恤,赠太子太保,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谥端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布鲁

x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65 收起 理由
zhangjia0323 + 25 很给力!
kalong11 + 10
thelittlejoe + 3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0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头名状》中占领南京的是捻军吧

点评

是太平天国,城中到处皆有“上帝”字样。  发表于 2013-8-20 13: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0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thelittlejoe 发表于 2013-8-20 12:48
《头名状》中占领南京的是捻军吧

拜上帝教,太平天国,不过在影片中做了隐晦处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0 21: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你写的?

点评

笑话,难道是你写的?(原来我的博客链接http://lijianjxjdz.blog.sohu.com/72592726.html)  发表于 2013-8-21 08: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0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真好,大侠总是能够看到电影更深层次的东西,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tonyzcliu 发表于 2013-8-20 21:18
写的真好,大侠总是能够看到电影更深层次的东西,佩服。

谢谢。对历史比较有兴趣,有机会大家交流。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0 收起 理由
dalia2000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1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

点评

不敢不敢。  发表于 2013-8-21 15: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1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zhihuzheye1234 发表于 2013-8-20 21:09
拜上帝教,太平天国,不过在影片中做了隐晦处理

通篇都在喊“杀捻子”,被误导了~~

点评

被中国版坑了...  发表于 2013-8-21 12: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1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along11 于 2013-8-22 08:57 编辑

拜读,写的很好,投名状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片子。事实证明陈可辛不止可以拍爱情片,和狄龙主演的“刺马”一样,都是以清朝奇案刺马案为原型的片子。这部片子经典的桥段很多,我觉得很出彩的地方有3个。一个是庞青云显达后的如履薄冰,一个是赵二虎入姑苏城刺杀太平军守将(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姑苏守将戏份很少但人物魅力刻画的很好),一个是赵二虎心灰后在酒楼看戏里兄弟情。这三段演员把人物的内心变化表现的相当出彩。

接着是华录版,也就是有国语配音的大陆公映“特别剪辑”版,这个版本可以说是完全违背导演初衷的,这个版本删掉太平天国这一农民运动的惨烈历史,删掉了近代农民阶级对西方体制的探索(由于阶级局限最后失败),删掉了露点和杀人的“暴力”场景,删改了庞青云的人物形象,删改了姜午阳的刺庞情节。删改成这样怎么能够反应导演的初衷呢?如果说港版是佳片一部,华录版就是平庸之作,即使这样大陆版还是值得一看,比很多现在热映的国产大片还是强很多。

以上,个人对于此片的看法,欢迎讨论。附在大神帖子下,贻笑大方。

点评

完全同意!  发表于 2013-8-21 12: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布鲁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布鲁蓝光网(blufans.com) ( 沪ICP备16023182号-1 )

GMT+8, 2024-5-21 10: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